为什么以前的蜻蜓体型都那么大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诞生不久后的地球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之后,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一颗生命星球。因此地球的生命可能在40亿年前就出现了,诞生后的生命经过不断的进化和演化,生命形态越来越复杂,才有了后来丰富的生命世界。地球生命史有几十亿年,可是生命真正开始丰富起来的时期大约是在3亿年前,也就是是石炭幻时代(大约距今2.5亿年-3亿年),这个时期还有一个称呼:巨虫时代。

2.5亿年前的蜻蜓体长能够达到一米,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小?

对于昆虫,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蜻蜓,蝴蝶,蚂蚁,蜈蚣,蚊子等等,它们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一个生物群体。可是现代的昆虫大家可以看到都是比较小的,大一点就是蜻蜓,而蜻蜓在现代人的眼里可是益虫,是一种非常美丽少见的昆虫。可是很多人不会想到,在2.5亿年前的石炭纪时代却是昆虫称霸的时代。

2.5亿年前的蜻蜓体长能够达到一米,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小?

2.5亿年前,昆虫能够称霸生物界,说明当时昆虫的个头都是比较大的。没错,石炭纪时代人昆虫都异常巨大,我们就以蜻蜓为例,现在的蜻蜓体长也不过5厘米左右,是非常小的。可是在石炭纪时代,远古巨型蜻蜓算上翅膀,长度将近1米,是现代蜻蜓的20倍左右。如此巨大的蜻蜓能够载着一个人飞行。那么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远古巨型昆虫的呢?

2.5亿年前的蜻蜓体长能够达到一米,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小?

科学家认为,在当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非常高,现代大气中的氧含量只有21%,而在石炭纪时期,大气中的氧含量达到了35%以上,这就让它们通过呼吸吸入了大量的氧气,于是,它们的体型也变得大了起来。不过,这也限制了它们的飞行和运动,以蜻蜓举例子,当时它们根本无法飞得很高,最多只能在低空缓慢的滑行。由此可见,氧气浓度的高低确是对于昆虫的大小存在着决定性的影响。

2.5亿年前的蜻蜓体长能够达到一米,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小?

而现代昆虫之所以长不大,一方面是因为在进入到二叠纪中后期,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于是昆虫们没有办法再继续吸入足够的氧气用来生长。同时,科学家们通过化石,发现昆虫的身体结构也与它们的大小有关。昆虫的外骨骼结构紧贴着身体的内侧,如果昆虫想要不断地成长,那么,就需要不断地蜕壳,可是我们都知道,昆虫的寿命都非常短,这也限制了它们蜕壳的次数,于是,它们只能在进化中越来越小,一直到今天,变成我们熟悉的模样。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7-01 11:19
下一篇 2023-07-01 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