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为褒扬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中国航天60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
那么
作为一名合格的“追星一族”
你知道
小行星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天体?
它们的编号和命名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呢?
先来认识一下小行星
“小行星”和“行星”,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行星的质量大,能够凭引力让自己的外形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形状几乎是完美的球体,同时还能独占一条轨道。而小行星则有着不规则的外形,每一颗小行星,都与许多小伙伴一起共享一条轨道。
在天文学上,使用“小行星”这个名字来指代的,是分布在内太阳系(以木星轨道为界)、围绕太阳运行的太阳系小天体。
绝大多数的小行星分布在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在小行星带内侧,有离地球很近的近地小行星;在小行星带外侧,有位于木星轨道上、占据木星“鞍前”和“马后”位置的特洛伊小行星。这些小天体是太阳系早期演化的孑遗,其中的许多,比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岩石都要古老。
小行星在内太阳系的分布,图源NASA
小行星是真的“小”
小行星的最大特点,是“小”。整个小行星带所有小天体的总质量,只有月球质量的3%,而且这3%里还有将近一半被小行星带里最大的“四巨头”,也就是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所分享,其他的上百万颗小行星加起来才与这四巨头相当。考虑到小行星带的宽度将近1.5个天文单位,也就是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要宽,这样小的质量分布在这样广阔的空间里,让小行星带实际上空荡荡的,小行星彼此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它们自身的大小。
下面这张图,就是灶神星、谷神星和月球的大小比较:
而灶神星与其他小行星相比较的时候,画风是这样的:
图源NASA/JPL-Caltech/JAXA/ESA
小行星命名的由来
小行星带里最大的一颗,顺理成章也是最先被发现的一颗,是占据了整个小行星带30%质量的谷神星。它是在19世纪的第一天,也就是1801年的1月1日,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按照发现顺序,它成为了1号小行星,虽然现在已经被划入矮行星的行列,但仍然保留了这个编号。
小行星的名字是由发现者命名,皮亚齐用罗马神话里的丰收女神,为它起名“谷神星”(Ceres)。接下来几年2号智神星、3号婚神星、4号灶神星相继被发现,然后相隔了几十年,直到1845年才又发现了5号义神星。在15号司法星被发现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小天体在太阳系里组成了一道环带。从此,更多的小行星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前几十颗小行星发现的时候,人们还耐心按照神话给每一颗小行星设计代表符号,比如谷神星是丰收女神的镰刀,智神星是雅典娜的长矛,虹神星是一道彩虹加一颗星星,花神星就画朵玫瑰花。
但是随着更多的小行星发现,终于有人意识到:这样不行。
照这样下去,得发明一整套象形文字才够使啊!
所以现在,只有20多颗小行星有自己的符号,而且也已经没人再用了。
其实,不光是符号不够用,就连神话里的角色很快也不够用了。
第一个被用在小行星上的凡人名字是45号Eugenia,以拿破仑三世的皇后命名。早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小行星的名字一定要是个女性化的名字。德国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第一个被用来命名小行星的男性,但54号小行星依然被写成了女性化的“54 亚历珊德拉”。这个“潜规则”直到好几百号小行星之后才被打破。
如何命名一颗小行星
如今,当一颗小行星被发现后,首先会根据上报时间获得一个临时编号,由年份数字、代表月份的字母和在所在的时间段中的排序组成。比如吴伟仁星,它获得的临时编号是2010 GK126,代表它是在2010年的4月上半月上报的第3150颗小行星。然后,当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得到确定,确认它不是一次误报,就会得到一个永久编号,比如吴伟仁星的永久编号是281880。这时,发现者可以向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提交命名材料,审核通过之后在《小行星通报》中颁布。
发现者给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起名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命名不能太长,不能超过16个英文字符;
提出的命名最好是一个单词;
命名不能带有攻击性;
不能和已有的小行星名字或卫星名字太接近;
涉及政治和军事的事件或者人物,必须在事件过去100年后或者人物去世100年后,才能用于小行星的命名;
此外,不能涉及明显的商业性命名。
太空中闪耀的中国航天群星
随着望远镜巡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月都有大量小行星被发现,给小行星命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发现的速度。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网站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共发现了99万多颗小行星,而其中只有大约3%获得了正式命名,绝大多数的小行星,还在等候着它们的发现者行使命名的权利。
小行星的名字包罗万象,有科学家、机构、历史事件、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历史名人、神话园林和名山峻岭、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等等。在吴伟仁院士之前,我们还有很多航天大佬的名字被命名小行星,包括钱学森星、孙家栋星、栾恩杰星、欧阳自远星、叶培建星、南仁东星等等,他们的名字都被永久写入了浩渺的星空。
今天,每一个关注中国航天、热爱中国航天的小伙伴,再次化身“追星一族”,感受到了追“星”的快乐。我们追的不是娱乐圈的明星,而是中国的航天人、太空中的“吴伟仁”星。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