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后为何没有大师了?读懂陈寅恪先生就懂了
民国多大师,在今日看成为好多人吹牛谈资,说起人物各个头头是道,讲起段子来那是口沫横飞!
话说,借别人光亮点评天下之余,除了满足了无数人物内心的虚弱感,有意义吗?
借力这事吗,个人是不太认同的,不是自己的,终究差点意思。
这差点的意思,就是辩证看历史后的反思和回归时代后的感悟。
(大师辈出)
民国大师多吗?确实多!但时代背景,却是促成大师纷纭的关键因素。
民国时代,切实地说,算是华夏除新中国之外,非常重视教育的时代!
清朝灭亡后的北洋当国时代,袁世凯就做了一件惠及后世的事情,那就是致力于普及基础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点但凡有点见识的军阀都做到了身体力行。
可是咧,基础太过差劲,让努力事倍功半,长期的战乱也让教育事业止步不前!
由此才有了民国大师看上去的纷繁耀眼!
无数大师,在今日都有封神之势,进而成现在讽刺学术界的标杆。
(军阀混战时代)
但是这一切都和民国时代的特性有关!
在一个文盲率达八成,人均寿命不过35岁年代,天下读书人可不多,小部分读书识字的都是精英,读书种子就那么多,在同样的土壤,施同样的肥,这群人难免就有了一个小圈子。
这小圈子里面,都是精英,最后意气相投,顺理成章不就成了小团体吗?
大家互相转悠,闲扯巴拉久了,知根知底,熟门熟路后,商业互吹也就成了必然。
至于商业胡吹的类别,其实也很有时代特色,文人互吹多,至于理科?几乎无有!
今日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那个时候却不同。
民国时代,除了大量农业人口,少得可怜的轻工业,就看不见重工业。
没有工业土壤何来数理化?
由此可见,这产业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文化界氛围!
话说写文作赋只需纸墨笔砚,这还是能造的,由此才有数理化不吃香,反而是文史哲紧跟西方的民国时代趋势出现。
整体大环境的黑幕,让擅长笔墨丹青的无数哲人大师们,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一个个敢言,直言的人物,纷至沓来,如时代星辰,在暗黑夜幕中,璀璨耀眼。
他们的繁星璀璨背后,是时代黑幕的雾霾深深,基于这样的背景,当然更容易暴得大名!
(读书人少,才女更少)
乱世引动思想,也促成无数大师光亮万古可能。
因为和平稳定的社会,需要的是稳、平、缓,不需要的是急、驳、骂…..
这对于贤者而言,算个人的悲哀,却是万民的幸甚。
百家争鸣出春秋战国,百花齐放出民国乱世,历史总是如此相似。
相似背后,自有定数。
这定数如何看?读懂一人就知,他就是学贯中西的陈寅恪。
陈寅恪这辈子,算得上民国标准大师成长史。
声明下下,陈先生学问我是欣赏的,非有不敬,仅就事论事而已。
家世而言,陈先生属晚清时标准官宦子弟,祖父陈宝箴那是当过湖南巡抚的人物,父亲陈三立也是当时的著名诗人。祖父牛,父亲牛,就连老妈俞明诗也牛,她和曾国藩沾亲带故。
强悍的家族基因给了陈先生学识底蕴,还有深厚的人脉关系。
底蕴厚,关系深,这就是别人家孩子啊!
(陈先生)
基于此,加上个人努力,才有陈先生读书的顺风顺水学贯中西。
1910年从复旦公学毕业后,为了开阔眼界,陈先生二话不说,去往西洋留学15载,没钱可能吗?
先去柏林大学、后去苏黎世大学、最后又游学哈佛。
三个世界名校转悠一圈后,陈先生依旧个性清奇。毕业证愣是一个没要,肄业都算不上,可学问却学了不少。
这放今日,是要挨打的,但他愣是一点心理负担木有。
海飘十六载,悠然回国,立马被推荐进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至于为何如此顺利?那就要寻思寻思,推荐人是谁了!
这三个推荐人,前两个是留学时期认识的小迷弟吴宓和傅斯年,第三个则是梁启超。
有这三人轮番推荐,再加上梁启超的赞誉:
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起来,也不如陈先生的300字有价值。
让时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抓耳挠腮之余也不禁想,我的妈呀,这到底是何方大神?
清华之父好奇心起,结交之后,也对陈寅恪才华佩服无比。
进而顺利地让陈寅恪和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就职国学研究院,组成了清华F4。(四大导师)
(清华四大导师)
在这段典故中,我们不难发现二大定律。
第一,家世好是陈寅恪成功最大助力。
这份因家庭传承而来的学识,让陈寅恪在出生那刻,就已然超过八成同龄人,因为那八成人都是文盲。随后,因家庭富有,他又获得了无忧无虑去国外留学机会。
这机会今日看仿如多见,可在哪个读书人少,留学生更少年代,无疑是稀缺的。
剩下的二成读书人中,他无疑成了站在学术顶点的人物,说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第二,读书人小圈子,给了他敲门砖。
我之前说过,在文人扎堆混的时代,商业互吹是常态。
可胡吹的前提是,你要先认识他们,随后才有用才学让他们认可的可能。
认识需进圈子,认可则需实力。
世间事往往是实力加努力,但圈子却难进,陈寅恪却是一个既有圈子,又有实力的人物。
家族贵气的陈寅恪,通过祖父、老爹、老妈加持,有了这个圈子的门票,也成了后续无数人提携他的先决条件。
要不,贵为文人标杆的梁启超会说出: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起来,也不如陈先生的300字有价值。
这样明显吹捧的话吗?
其实这背后,不过是梁启超用自己身份给陈寅恪背书而已,背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出头。
至于出头的目的吗?一为不荒废人才,二为不背弃圈子。
有了这两大定律加持,加上陈寅恪家学传承和留学时候虽没拿证却学到的真本事,才有了大师的升起。至于这个大师,在升起后为何如此光耀,其实也有时代背景在内。
这背景也很简单,说段趣事就懂了。
话说陈寅恪有一次拜访史学家夏曾佑,两人闲谈之余论起读书。
夏曾佑说:你啊,能读外国书,很好,不像我只能读中国书,读完就没得读了。
这话初听,不知其意,可细思却有深意,深意背后,就是中国文化的弊端,看上去浩如烟海,却有脉络可循。
(西学东渐)
中国学问到底有多少?估摸无人可说出一二三来。
但水有源,树有根,文化也是如此,把控了源头,就易于弄清。
中国文化,起于商周时期的《易经》、《尚书》、《诗经》,后续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又兴起了一大波学问。
除此后咧?实事求是说,并没有多少跨越式发展。
除了各朝史书外,至多都是在前人经典上注释或修修补补。
比如儒学就是如此,在儒家经典基础上,马融一个说法,朱熹一个说法,王阳明一个说法,说法虽换了,可研究的本质却没变。
于是乎,中国读书人,除了读史书外,其实是没多少书可读的,读完就完了,理解靠个人。
这就让西学东渐盛行后的读书人意犹未尽,并扪心自问,国外是否还有更多学问咧?
于是留学成读书人心之向往的事物,为的就是,学习新的,未见过的知识。
恰好,那个时代又是一个学术大爆发时代。
基于工业革命,还有启蒙思想,民本主义的广为流传,无数流派纷至沓来,一个个著书立说,成了显学,这也让少有的民国留学生们,大开眼界之余,升起了原来如此的感悟!
这感悟!
在积贫积弱时代,成了他们心中的坚持和骄傲,也成了他们后续归国后,掌握话语权的关键。
我们学贯中西,我们什么都懂,你要和我论对吧?国学我有研究,西学我也有研究,你又如何论赢我?
认知差,还有时代差,让留学大师们,理论功夫深厚
(降维打击)
海龟面对土鳖,实现了认知领域的降维打击,交锋过后土鳖军团溃不成军。
溃不成军的后果也很显著,学成归国的海归们,本就物以稀为贵,一个个又都成了天之骄子。
他们不需要多么精深的学问,就能用强势的外国学术话语权,获得偌大名声,进而一个个成了西方学术领域,在国内的代言人。
都成一个学科代言人了,你说他不是大师?可能吗!
由此可见,民国大师的出现和井喷,时代才是驱动力关键。
贫弱时代,有八成文盲,两成读书人中,能留学的寥寥无几,因此这群人各个都是宝。
混乱时代,学术无新意,无突破,一个能带回新学术的人物,就成了大师。
他们都是时代的追赶者,但说是时代的赶超者却是不对的。
不过在那个时代,做个追赶者,就足以当大师了。
反观今日,我们这个大时代,就完全不同了。
今日最需要的从不是追赶者,而是赶超者。
要求不同,标准不同,大师的出现,当然是难上加难,少之又少!
由此看,今人又何必苛责今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