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在西汉时期就属于中国,汉唐元时期都控制于手,而到了明朝成祖时代设置的哈密卫也就统治了西域的东部,那么明代为什么不像汉唐那样控制西域,造成明代对西北战略短视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竟与丝绸之路有很大关系…
明朝对于西北的战略短视主要有两点,一明朝时期汉唐时代繁华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衰落,当时的西域多是沙漠等荒凉之地,对于农耕文明社会的确没多少吸引力。二因为明朝是建立在消灭元朝的基础之上,与蒙古部族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世仇,面对北方威胁,明朝对于西域还真有点鞭长莫及。
丝绸之路是今天一带一路的前身,分为陆上与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止是与当时世界各国促进了交流,还以中国特有的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换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是一笔相当划算的生意,有着经济利益驱动,汉唐当然对于西域重视并且加以控制。
战略方面,汉武帝时期经营西域并非都是为了丝绸之路,还有着联合西域诸国一起消灭西汉心腹大患匈奴的打算,西汉与匈奴在西域经过多年角逐,最终西汉胜利,成功将西域划入势力范围,虽然没有消灭匈奴,但是通过控制西域进一步打压匈奴的生存空间。
汉武帝时期在西域设置了使者校尉,是西汉第一次在西域设置官吏管理,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西汉哀帝时期,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而来,可见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力。
汉唐时期的政治中心在于长安、洛阳二地,控制西域,经济上有陆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战略上还给都城起了很大的缓冲余地。
路上丝绸之路衰落于宋朝,因为宋朝连河西走廊都没有控制更不用说西域了,而且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也使陆上丝绸之路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到了元朝疆域辽阔,陆上丝绸之路继续繁华起来,但是这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更多是宗教文化上的交流,衰落由此开始。
到了明朝陆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败,而且帝国政治中心在于北京,经济上衰败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实现不了财富增长,战略上随着帝国政治中心的转移,西域的战略缓冲已经没多大用了。
汉唐时期也是中国最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的两个朝代,汉朝将秦朝300多万疆域扩至600多万,唐朝巅峰时期的疆域是1200多万,已经隐隐脱离了农耕文明对于土地肥沃的要求,开疆拓土才是王道,但是宋朝重文轻武以后,阉割尚武精神的同时还阉割了汉唐以来持续开疆拓土的传统,之后除了元朝疆域辽阔外,明清基本上都是守成,这也是明朝没有控制西域的原因之一。明朝永乐时期恢复了很多之前朝代统治过的疆域,清朝在这方面更是出色,巩固了之前朝代统治过的东北、西域、西藏。
明清时期对于蒙古控制问题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明一代对于蒙古虽然是穷追猛打,但是并没有实际上解决蒙古问题,而清朝几十年就可以,其根源在于,蒙古与明朝是世仇,心甘情愿接受明朝统治想都不要想。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但明朝却是通过第一次北伐成功消灭元朝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所以回到大草原的蒙古部族对于明朝是恨之入骨,这种世仇之下,有明一代是对蒙古打压大部外加拉拢一部分部族,如永乐年间先后册封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为顺宁、贤义、安乐三王,但并没有根源上解决蒙古问题。
面对北方蒙古的巨大威胁,明朝对于西域还真是有些鞭长莫及,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在西域东部置哈密卫,但由于哈密卫在经济和战略上的不重要性,明庭也是没有大力控制,几失几得后,在明世宗嘉靖年间明庭终于失去了对哈密卫的直接控制,至此,明庭对于西域东部的控制也彻底失去。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