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曾经研究了缴获的满清火炮和火药。
他们的结论是,这些满清的火炮,同200年前明末的红夷大炮并没有区别。
由于加工技术粗劣,满清火炮的性能还不如红夷大炮。
换句话说,在长达200年时间内,满清火炮技术没有的进步,反而退步了。
至于满清士兵使用的火绳枪,同明末的鸟枪也没有什么区别,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武器,早就应该淘汰。
自然,如果满清是个太平洋岛国,无法同西方国家接近,火器发展停滞200年还可以理解。
而满清同西洋接触还是比较多的,每年对外贸易数字也是巨大。
而洋人来自很多国家,不存在军事技术保密一说。
只要有意图,满清完全可以同当年的大明一样,出钱购买火炮、火枪的技术甚至雇佣洋人技师。
来中国的洋人大多是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要给钱什么都愿意做,包括杀人放火。
那么,满清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相比起来,明朝末期,大明曾经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在海上交手过,开始也没占上风。
洋人装备了很先进的前装滑膛火炮,红夷炮。
这种舰炮有一个流线型的设计,比明军前后一般粗的大将军炮,要先进得多。
明军火炮通常是几百公斤甚至几十公斤重量,超过1吨就是巨炮了。
红夷炮则轻松超过1吨,甚至有二三吨的,射程、威力、精度、射速都强于明军火炮。
在发现技不如人的时候,大明毫不犹豫地屈尊学习。
他们花费巨资,从洋人手中获得了红夷炮的技术,很快有了自制能力。
随后同红毛鬼荷兰人的一系列海战中,明军依靠大量的红夷炮,可以和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正面对抗,进步非常显著。
就火枪来说,大明的火铳射程只有三四十米,发射霰弹面杀伤,实战性不强。
同日本交手后,大明立即开始大量仿造鸟枪,也就是火绳枪,很快达到很高的水平。
相比汉人的好学,不耻下问,满清则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倒不完全是不愿意学习,更多还是政治因素。
从王朝开始到覆灭前一二年,满清对汉人都有严重的畏惧心理。
他们认为自己族群很小,依靠弓箭和骑兵的优势才能控制天下。
所以,满清上台以后通过法律,不允许民间出现骑兵和弓箭手,从而保证了军事上镇压老百姓的绝对优势。
火器的出现,等于打破了满清旗人的军事垄断。
无论火绳枪还是火铳,农民都只需要随便用上一二个月就可以掌握。
一旦汉族农民大量装备了火器,就可以抵消骑兵和弓箭的优势,满清政权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满清不但禁止老百姓装备火器,甚至限制汉族人为主的绿营装备火器,政府也不进行研究。
满清不知道火器的厉害?
当然不是了。
康熙时代,清军就在在雅克萨被沙俄的燧发枪胖揍一顿。
乾隆时代,清军和缅甸军队作战时,也被西洋燧发枪和轻型火炮修理得很惨。
有意思的是,乾隆自己就有收藏大量的燧发枪。
甚至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遭遇天理教攻打紫禁城时,他用燧发枪击毙2人,威名大震。
看看,道光并没有用弓箭去射,而弓箭应该是他从小就练习的东西。
之所以道光选择燧发枪,可见他深知这种武器的厉害。
但是,所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哪怕火器太烂被洋人狠狠修理,满清也不会亡国。
相反,如果大力推崇武器,让汉人老百姓找到对付满清朝廷的大杀器,这花花江山就坐不了。
所以,火器绝对不能搞,宁可国破家亡。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