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明珠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甚至很多人看起来明显还是一脸稚气,但眼神空洞,似乎有一种洞穿一切、看破红尘的沧桑感。
他们三三两两,时不时地掏出怀中神秘的液体放到鼻子闻一闻,然后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有的则在贫民窟附近的垃圾山中去寻找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卖了换钱之后就会去贫民窟一个“小卖部”里购买这种神秘的液体。
神秘的液体究竟是什么?为何这里的年轻人都那么喜欢?
假如笔者告诉各位,这是一种航空燃油,各位相信吗?一般的航空燃油都是航空煤油加上防冻剂,这些航空燃油一般都储存在飞机的机身以及机翼油箱中,由于机身宝贵的空间,大部分燃料都在机翼油箱,而防冻剂就是对抗这些抵抗高空寒冷所必须的物质,否则燃油就会冻成粘稠的果冻状。
而航空燃油中的防冻剂有毒,据维基资料,成年人喝下30ml即可中毒致死,但也有资料称需要100ml,防冻剂属于低毒有机溶剂,长期会对肝脏以及脑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而这样的案例在俄罗斯克罗诺基火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棕熊身上再一次完美演绎。
这些熊非常喜欢机场周围丢弃的航空燃料桶,他们喜欢扒开盖子在里面闻,Hi了会在旁边打滚甚至“醉倒”,而且在俄罗斯空军在这里执行任务后形成了一个“吸毒”团伙,到处找这种燃料桶,甚至还翻入基地破坏围栏等。
当时记者以为只是喜欢燃料的味道,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它们是吸入燃料芳香烃和防冻剂的“混合气”上瘾了。
这些“吸食”航空燃油的被戏称为“燃油派”,但在内罗毕贫民窟,除了“燃料派”还有“胶水派”,时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有在垃圾堆里翻找的当地人在发现了一种胶水,无意中打开闻到后发现尽管味道令人作呕,但闻过之后能忘却饥饿。
但在外人看来,这些年轻人就像丧尸一样可怕,因为吸食过量后的无意识行为,造成亲人朋友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但这种行为传开后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在刺激下还能对饥饿与寒冷的麻木,导致很多人就专门翻找垃圾堆里的这种胶水,但后来发现附近补鞋匠那里就有,就变成过了捡垃圾卖钱然后去买胶水闻的怪圈,开始时深深地吸一口就能就能持续很久,但到后来吸一口的时间越来越短。
导致这些年轻人甚至儿童每天都在这样的日子中度过,一天要吸上几百次,而生活与吃饭,就让它见鬼去吧,只要饿不死就可以了。在内罗毕,有三种胶水比较受欢迎。
其中让人产生愉悦感的是胶水一种成分,这是一种无色、具有挥发性并且芳香味的有机溶剂,常用在油漆、染料与强力胶中,吸入这种物质后会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但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比如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产生血液疾病,急性中毒会造成心律不齐、呼吸暂停甚至猝死等症状,而常见中毒案例却不是这种类型的中毒而死,反而是因为装入塑料袋后吸食HI了昏迷窒息而死。
当然闻胶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后遗症却是类似的,在内罗毕当地,大家也认识到了这种胶水的危害,现在很多人已经转而“吸食”航空燃油,那个相对要温和一些,但是售价也更贵一些,所以很多女性就以出卖肉体而换得收益以供吸食,而男性则铤而走险走向犯罪!
正是如此,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已经被称为“僵尸之城”,走在街道上,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有的吸食HI了就躺在路边,浑身都是苍蝇,如果不是偶尔会抽搐几下,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具尸体,被叫醒后,嘴边挂着涎水,脸上还有诡异的笑容,要多可怕有多可怕!
吸入剂:在非洲造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据肯尼亚Undugu Society组织(该组织致力于帮助街头儿童康复)公布的资料,在内罗毕有超过5万名少年儿童吸食胶水和燃油成瘾,而在肯尼亚全国则大约有30万名,据该组织的项目主任Nancy Wamwea估计,大约有50%~92%的街头少年对种类吸入剂成瘾,很明显这个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滥用胶水和航空燃油等现象并不止肯尼亚内罗毕,非洲很多国家都是普遍现象,2014年6月份,Crook 研究员Annie DuPre在南非走访调查时发现,在纽兰兹车站外立刻就能看到一些奇怪的人群,穿着非常肮脏的衣服,但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时不时将其放到鼻子下吸,然后目光呆滞地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有的父母会大声呵斥阻止孩子们吸食,但于事无补,因为连他们自己都吸。
除了南非,还有索马里、摩洛哥等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未能幸免,甚至在亚洲的尼泊尔街头都发现了这种“吸食”胶水的行为,目前对尼泊尔街头儿童“吸食”胶水的流行率为88.46%。58.7% 的受访者在1年前就开始“吸食”胶水。在闻过胶水的46名受访者中,89.13%的人不知道其影响。近一半的受访者(45.65%)曾遇到过头痛、胸痛和胃痛等健康问题。
吸入剂: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部分气体或者挥发性的液体吸入后用来治疗或者会产生中毒以及其他成瘾性症状的都可以称为吸入剂,一般本文中所指的是后者,比如笑气,早期开发出来是用来麻醉的,但其成瘾性导致其滥用,长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压、晕厥,甚至心脏病发作等,还可引起贫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导致尿失禁,一辈子使用尿不湿等等。
很多工业产品的中都含有成瘾性的成分,比如上文中燃油的防冻剂和胶水中原料,以及常见很多原料中都有类似或者同样具有成瘾性的成分,其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但长期使用都可能造成中毒或者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
并且和毒瘾的症状非常相似,戒断症非常明显,当然这些东西如果要归类的话就是属于毒品一类,只是有的吸入剂本身就有毒,正常都避之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吸食呢,但事实上,出现了戒断症状的患者,什么可怕的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
2018年5月9日,《QUARTZ AFRICA》新闻网报道,尼日利亚拉各斯郊区Ketu地区一名叫做Kenneth aka Dagba Junior的年轻人神秘死亡,据说服用了一种叫做“gutter water”的DIY毒品。
他的朋友说,Kenneth当时在一家旅馆过夜,他一直以来沉湎于多种混合物DIY出来的毒品,以此带来的强烈愉悦感,但这种DIY毒品的副作用也很强。但在使用过程中突发癫痫,被送往医院数小时后即宣告死亡。
这名年轻人使用DIY毒品的原料都是“高大上”,但很多年轻人却没有这个条件,他们会搜罗只要存在刺激神经成分的“药物”,都会被当成原料混入其中,最后制造出来的东西能产生什么后果,估计只有上帝才能知道。
你以为非洲很严重?可能美国同样严重!
当然关于毒品类远不止上文介绍的这些,本文仅仅展现了冰山一角,而最近美国一直试图将阿片类滥用的罪名转嫁到中国人头上,这些以治疗为名义的阿片甚至比毒品还可怕,因为它一直都是以医疗的名义进入市场的!
据人民网2017年8月10日报道,美国阿片类药物滥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85亿美元,美国人口占全球5%,消耗的阿片类药物却占全球的80%。据《纽约时报》综合各州的原始数据估计,2016年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人数可能超过5.9万人,超过枪击和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总和。
全球打击毒品犯罪的国家中,中国的法律是最为严厉的,2021年8月10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加拿大籍被告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走私毒品上诉一案,依法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被告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伙同他人走私毒品222.035千克,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依法以走私毒品罪判处被告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很幸运我们出生在中国,这一点就可以杜绝你99.99%以上的机会接触到可能会令你后悔一辈子的毒品,但我们仍然要警惕,因为新型毒品总是会打着各种各样的名义出现在你身边,有空多学习,时刻了解新知识!
参考:
***/news/cheap-and-deadly-high-glue-sniffing-in-south-africa/
***/archive/study-glue-sniffing-epidemic-rampant-among-kenyan-street-children
***/en/article/nnqnkm/the-glue-sniffing-street-kids-of-somaliland-0000200-v21n1
https://www.iol.co.za/news/south-africa/the-glue-that-blinds-402261
http://news.bbc.co.uk/2/hi/africa/4113441.stm
***/africa/1271685/africas-desperate-youth-are-getting-high-on-opioids-and-anything-they-can-get-their-hands-on/
***/doi/full/10.1002/nop2.380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