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史(牡丹科学与牡丹文化常识)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从《诗经》中记载说起,迄今也约3000年历史了。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诗经·郑风·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籣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里说的芍药其实就是指的后世说的牡丹,它以芍药之名,作为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诗经里出现,立马让这首爱情诗飘出牡丹的芬芳,从此,牡丹在中国诗词文化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我国古时牡丹原产于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有木芍药和草芍药之分。木芍药是木本植物,“宿根如木”,较为硬朗。草芍药的茎部更偏向柔软,为草本植物。起初,两者被栽种在一起,花期相差十来天,可错期观赏。后来,木芍药被分支出来,唤做“牡丹”,一路逆袭成为花界的大咖。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我国史料中关于牡丹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早期的《武威医简》。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进入药物学。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我国从故至今,文人墨客对牡丹的欣赏把这位花界大咖推崇到了极致。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唐朝是一个对牡丹热情极度高涨的朝代。花开之际,帝王嫔妃在牡丹花下谈情说爱,达官贵人们在牡丹花下驻足赏鉴,文人墨客们在牡丹花下填词做赋,就是走入民间的寻常小巷,百姓们也在争相恐后地观赏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换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唐•皮日休对牡丹极尽夸赞,牡丹花色绚丽,端正大方,晚春百花凋谢之时,只有牡丹巍然独立,散发芬芳,牡丹独树一帜的个性在皮日休笔下可谓状态尽出。“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李商隐把牡丹比作美人,抒发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就连善做散文的韩愈也禁不住在他的《戏题牡丹》里这样吟到:“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是把牡丹在花界中的地位推崇到最高。在唐代若是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一问,你最爱什么花?答案无疑是牡丹。难怪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牡丹主要被大规模种植在北方,南方鲜有牡丹,这在白居易的诗歌里就有印证。“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这是白居易的《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纵然白居易望穿了秋水,也难解对牡丹的相思之苦,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从字里行间透漏着的诗人对牡丹的怜爱。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不只男士喜欢牡丹,就连女士对牡丹也情有独钟。唐代女才女薛涛《牡丹》“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由此诗也可看出我们的薛大才女对诗人元稹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到了宋代,文人大咖们对牡丹更是钟爱有加。大词人苏轼就有《雨中看牡丹》,“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与《雨中明庆赏牡丹》“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喜爱美食的苏轼对牡丹的痴迷更是无以复加,他不走寻常路,既不赏花,也不种花,而是——吃花。没错,在一个朦胧的雨天,苏轼拖着腮,凝望着风雨中那朵摇摆的牡丹,不禁心生怜惜,恐它落入污泥而沾染了尘埃,于是心头突然涌上一个妙计,不如将它摘了裹上酥油,煎了吃!把鲜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的加以油炸,当作赏春应景美食。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其实,依古人记载来看,东坡居士并不是炸牡丹花的首创者。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中就有“酥煎牡丹”一条,引录了一则轶闻:孟蜀时,兵部尚书李昊每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以兴平酥同赠,且曰:“候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秾艳。”其风流贵重如此。(《复斋漫录》)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唐朝以后,世人对于牡丹的研究走向更加努力,出现了很多专著。宋朝欧阳修在洛阳当官时,详细考察了牡丹的栽种方法,对牡丹的栽培历史、品种、相关风俗人情等做了详细的考察,汇集成了一部《洛阳牡丹记》。此外关于牡丹的著作还有丘浚的《牡丹荣辱志》、《牡丹荣辱志》,陆游的《天彭牡丹谱》、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牡丹不仅出现在诗词歌赋中,也出现在了画家的笔下。1600多年前,东晋的一个深夜,顾恺之正翻阅曹植的《洛神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这位艺术家心潮澎湃,于是,他执笔欲将这场千古的爱情留于纸间。顾恺之几笔挥洒下去,明洁的旭日升腾而起,时隐的笼月拨开青云,又几笔墨彩周旋,盎然的青松拔地生长,娇艳的新荷嫣然绽放。男子与女子便在这美好的景致中顾盼传情。一切看似完美,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顾恺之踌躇望向窗外,忽见庭院中的牡丹花开正茂。他灵机一动,快意几笔,洛水河畔便刹时开遍了牡丹,与日月清风辉映,人物在其中更显高贵圣洁。其实,顾恺之那一望,得益于晋朝时牡丹大范围的栽植。秦汉以后,牡丹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逐渐从山野移植到田园,又从民间进入贵族园林。隋朝时,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牡丹也就是那时起,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至北宋,牡丹始走出皇宫内院,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了牡丹民俗,从而带动大量新品种的出现,以及大批的牡丹著作,描写牡丹的诗词歌赋大量涌现,中国独特的牡丹文化初具雏形。宋人对牡丹推崇备至,不仅游赏牡丹演变成乡风民俗,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而且牡丹已成为诗文、绘画、瓷器、织绣、雕塑、宗教等领域的主要素材之一,由此而形成的牡丹文化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牡丹风尚甚至超过了唐代。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中国牡丹栽培的历史,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随着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随之变换,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过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是中国牡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主线。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发展中心:一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周围及皖东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肃的兰州、临夏;四是广西的灌阳。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当今我国牡丹种植格局:从规模上讲,洛阳为中国牡丹观赏旅游中心、菏泽为中国牡丹种植繁育中心、亳州为药用牡丹种植中心。

另外,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今天,中国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那时,花城中便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万紫千红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牡丹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23 13:09
下一篇 2023-01-23 13: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