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县到华县的行政区域变迁
作者 阎广勤 袁埔良
郑县是华县的前身。华县今天的管辖范围,行政区域是从郑县延续下来的,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郑县于公元前687年设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区域变化较大。这是因为郑县属于中国几个最早置县的县份之一,当时设县制度尚不完善,县制规模尚不统一,区域面积也很不稳定。但到唐宋时期,其管辖范围,基本与今天华县的行政区域相近,而最迟于明朝时趋于稳定。其后县名虽由郑县经华州到华县,但行政区域从唐宋以来,迄今的又一个一千多年时间,基本变化不大。
公元前7世纪的秦武公十一年(前867),春秋时期的秦国设立郑县,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这里是秦国的东部边境地区,先后与晋国,魏国相邻,地广人稀,居民点分散,故当时的郑县管辖范围比现在的华县大很多。其西部管辖到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之南地区;其东部,在公元前619年秦晋武城之战以前,没有到达今柳枝镇地区,而在战国时期,应管辖到今华阴市西部地区。
西汉时,郑县与新丰县(今西安市临潼区)分割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之南地区,今临渭区渭河之北地区属于邽县管辖。东汉建武十五年(39),下邽县并入郑县,今临渭区的大部分地区都在郑县区域之内。108年后的东汉建和元年(147),下邽县恢复。两汉时郑县的东部是两个县,一个名武城县,一个名沈阳县。武城县位于今华县柳枝镇,沈阳县位于今华县毕家乡。约东汉中期,二县撤销,应当有部分区域划归郑县。
三国时的魏与西晋时期,郑县仍管辖今临渭区渭河之南地区的东部(其西部仍属新丰县),在东面,管辖到今华阴市的西部地区。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甘露二年(360),割郑县,新丰两县部分地区置渭南县,辖今临渭区渭河之南地。但此后的北魏时,郑县还管辖着今临渭区的崇凝塬,崇凝塬当时称广乡原。记载北魏史的《魏书》中的《地形志》记‘郑县有广乡原’。同书还记郑县有赤城,而赤城就是今赤水镇。北魏太和十一年(487),郑县之东,另置一县,名敷西县,治所在今华阴市夫水镇。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这个县名显示它在敷水的西岸”。敷水河今称罗夫河。敷西县的建立,划去了郑县东部部分地区,《魏书地形志》记敷西县有武平城可证。武平城又名武城,故址在今华县柳枝镇。武城既属敷西县,那么今柳枝镇乃至比家乡一带,就应从郑县划给敷西不过数十年后的西魏时期,敷西县被废,其地应被其东西相邻的华阴,郑县分割。
以上各朝代的郑县北界和南界情况,笔者尚未发现确凿的文字记载。但据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以后的郑县北界应是渭河,西汉时郑县南界应管辖到今华县南山渭河之流与南洛河支流的分水岭山脊两侧。
唐朝时,郑县西部,自十六国时期设渭南县后,郑县与渭南县之间的划界情况尚不清楚,但赤水河于唐时属郑县,而崇凝塬的归属不详。郑县东部,从《新唐书地理志》看,小敷峪水(即罗夫河)属郑县。敷水属华阴,故二县的分界应近乎于今。
在北宋时,郑县还曾管辖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之南地区,不过只有5年时间。这就是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渭南县建制撤销,降为镇,并入郑县。元丰元年(1078),郑县的渭南镇又恢复成渭南县。
金,元时期,郑县的区域大体延续北宋的规模。不过在元朝时,郑县“省县入州”,即撤销郑县建制,其地由华州直接管理。明朝时,华州直接管理的原郑县区域,始有较全面的记载。据明《华州志地理志》,其东境接华阴方山峪,华阴台头;西境箭峪之西为渭南县独孤坡,而赤水镇与渭南县交界;北境是渭河;南境逾渭河流域与南洛河流域的分水岭,辖有下阳川,(疑为今华阴华阳乡),金堆城等地。这个范围与今华县的行政区域已基本吻合。清朝,民国时华州(华县)的区域与明朝大体一致。
华县今天1127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是在26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这同一地狱中生活的世代居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圈中,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而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方言,习俗,礼仪和文化。所谓“华州人”“华县人”是在同一行政区域内长久共同生活的相互认知。这个区域的形成,是牢固的。县名可以变化,而历史形成的同一行政区域的心理,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却不易割断。1959年,华县并入渭南县,但两年后就又恢复了华县建制,就是对此论断的诠释。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