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近日,气象专家、沈阳市气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科编导贺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这一节气。
7月7日10:38迎来小暑
贺铮介绍,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今年的小暑节气从7月7日10:38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此时天气开始炎热,却没有达到极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这些谚语都在告诉我们:进入小暑节气,天儿就要热起来了。
入伏在即降水增加
贺铮表示,东北地区入伏是小暑节气里最具标志性的事儿。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初伏)的第一天,今年入伏是在7月16日,出伏是在8月25日,历时40天。小暑开始,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进入由太平洋东南季风带来的雨季,降水明显增加。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由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雨季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
养生祛除暑湿很必要
防暑降温要得当
贺铮说,盛夏暑热,祛除暑湿是夏季养生里绕不开的话题。中医认为,“暑”是夏天火热之气所化,“湿”是水湿停聚体内所致,同属于中医的“六邪”。它们在夏季通常一起出现,成为最常困扰我们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祛暑湿。冷饮、冰镇水果是夏天的最爱,但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不宜贪食。可以食用一些天然清热解暑食材,如冬瓜、绿豆、丝瓜等。夏天祛暑湿,重在健脾祛湿,保护脾阳,可以食用一些健脾祛湿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苹果等。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不宜直接对着风扇、空调吹,容易着凉。夏天有些人喜欢冲凉,其实这样做会使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热量散发,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洗澡。
小暑大暑谁更热?
通常小暑节气的中后期才会进入“三伏”,而“三伏”的主力时段在大暑当中,小暑和大暑到底谁更热?对此,沈阳市气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科编导贺铮为我们进行了对比。
贺铮表示,我们选取四个指标进行对比,即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从过去的气象资料分析来看,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这三个指标的对比上,大暑都胜出了,只有极端最高气温,小暑是要高于大暑。
所以,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虽然小暑时节还不是年中最热时,但极端最高气温纪录多诞生于小暑期间。“小暑之热更具爆发力,大暑之热更擅持久战。”贺铮说。
新麦馒头就大葱蘸酱
到了小暑节气,早年的民间活动基本都是以“静”为主,也就是少运动少出汗,这也是农村应对酷暑最朴素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为了应对小暑后日益炎热的天气,沈阳农村会吃什么?民俗学研究者、沈阳市文邦民俗馆馆长赵文邦笑着说,城镇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吃法:一种是“市冰”,早年没有冰箱,但大户人家或商家有的有冰室,冬天时将冰块保留下来,到了夏天取出来家人享用冷饮,或者拿到市面上卖;二种是“食新”,由于小暑天气燥热,容易中暑、食欲不振,因此,人们在饮食习惯上讲究养生,民间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三是喝绿豆汤,绿豆汤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将一些绿豆放入到水里进行浸泡,大约泡半个小时后放入到锅里熬,再加入一些白糖,这样熬出来的绿豆汤特别好喝。
赵文邦回忆起自己小时的生活,他说,沈阳地区进入小暑时节后就准备收豌豆、拔麦子了。为便于整理土地、播种秋季作物等,农村种的麦子需连根拔起。在套种大豆(也称麦茬豆)的麦田里,连根拔麦子能使土壤疏松,便于保墒透气促进作物生长。
那时,农村小麦产量很低,收获的麦子要先交公粮。之后,将所剩混有泥土的麦子(又称土麦子)搜集起来倒入大筛子,几个人将其抬到附近的小河里轮番淘洗干净,再进行晾晒。然后,人们将分到的土麦子连皮磨成面粉,做出的发面馒头是红褐色的。由于是新麦粉做成的馒头,松软可口,再就上大葱蘸酱吃,有着一种特殊鲜香。那种美味,让赵文邦至今难以忘怀。
“六月六,晒红绿”
小暑之“暑”,东汉刘熙在其《释名》中有形象解读:“暑,煮也,热如煮物也。”小暑一来,“三伏天”即将开启。面对小暑之热,古代诗人也有诗形容。唐代元稹在他的《小暑六月节》中说:“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yǒu)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zhān)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诗人在感受到温热的南风扑面而来时,忽然想起小暑节气到了。暑热有多难耐,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言极是:“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zènɡ)遭蒸炊。”可谓天地如蒸锅,万物在其间好像被火蒸腾。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民俗学者、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齐守成说,小暑又适逢六月初六“天贶(kuànɡ)节”。“贶”即“赐”,即天赐之节。在“天贶节”,宋代皇帝会向臣属赐“冰麨(chǎo)”和“炒面”。在民间还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即晒书画、衣物等习俗。据说此日晒物后,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当年唐僧师徒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天取回的真经,在途中不幸坠入水中,全部被水浸湿。之后阳光明媚,他们把经卷晒干。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因此“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流传了下来。
每当六月六,如果是晴天,民间的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商店,都要晾晒商品。这也成为古时的一道风景。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