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九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和国家的统一昌盛,夏朝、商朝、周朝三代皆奉为传国之宝。相传九鼎是大禹所铸,《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曾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超级大愤青秦武王(这哥们儿叫嬴荡,真~好名字,^0^)曾逞匹夫之勇,试图举鼎行走,结果力尽失手,气绝而亡。那么九鼎究竟是指一只名叫“九鼎”的鼎呢还是指九只鼎呢。
秦王举鼎(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从古汉语的语法角度认为,古汉语中数词置于名词前,一般表示虚数,不是实指。而“九”是数之极,因此九鼎实际就是大鼎的意思,如果是指九个鼎(即表确数),一般数词应置于名词之后。
也有人认为,如果九鼎是指九个鼎,按照鼎在古代的象征意义,应当每个鼎都有确切的名字才对,但并没有每个鼎名字的记载。
还有人从楚王问鼎和秦王举鼎的角度来论证鼎只有一只,因为楚王问鼎之轻重时,并没有问哪个鼎多重,而是直接问鼎有多重,秦王举鼎时据说是和手下孟贲轮流举鼎,如果有九只鼎那么各举一只即可,何必要轮流举呢。
上述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小编还是倾向于认为九鼎值得是九只鼎,下面请耐心听小编分解。
首先呢,对于古汉语语法的说法,小编认为这个语法规则并不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比如“九州”中的“九”就是确数,而且用法和“九鼎”是一致的。其它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也有如“十年十一战”、“三十又六国”的记载,这其中的数字均表示确数。另外,鼎在古代是很高贵的器物,命名也应当讲究,至少应当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九鼎”这个名字和“九妹”不一样,听着既不美好也无霸气,起这样的名字有些匪夷所思。
其次,对于鼎名的说法,小编认为有一定道理,确实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九鼎的名字。但是呢,在《史记 赵世家》里面记载有“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如果认为秦武王举的是九鼎之一,那么龙纹赤鼎可能就是其中一个鼎的名字。
再次,对于楚王问鼎的说法,小编认为,《史记》中对楚王问鼎的记载很简略,“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从这个记载并不能得出楚王问鼎的具体问法。因此不能作为有效推测的基础。
最后,对于秦王举鼎的说法,小编认为,一来,鼎的大小并不一定一致,秦王要和孟贲比力气大小,自然是选择一只鼎轮流举才公平。二来,九鼎一字排开放置看着多傻啊,审美高雅的周王室应该不会采用这么奇怪的放置方式,九鼎应该放置不同地点用以镇压国运,秦王跟前可能就一只鼎,没法和孟贲各举一个。
小编以为,以上九鼎是指一只名叫“九鼎”的鼎的说法均属于分析推测,也不能构成合理的推测链条,因此在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反驳。而九鼎是指九个鼎的说法却有明确的史料支持。在《战国策》中明确记载“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战国策》虽然一度被称之为“邪说”,认为其可信度不高。但是呢,小编认为,即便如此,其可信度也远大于推测和民间故事。作为那个时代的书籍,虽然对鼎之重量有夸大之词,但不至于连鼎是一个还是九个都搞不清楚。另外,《东周列国志》也记载了秦武王举鼎的故事,“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该故事中显然是包括九个鼎,其中一个是雍州之鼎。当然,《东周列国志》是明代演义小说,不能算是史料,但无疑表明,九鼎是九个鼎的说法更深入人心。
诸位网友是认为九鼎是一个鼎还是九个鼎呢?如果有更好的证据和理由可以共同探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