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轮作倒茬
莜麦不宜连作,长期连作杂草多(尤其是野莜麦)、病害重(尤其是坚黑穗病)、养分利用不充分。轮作倒茬不仅可以消灭杂草和病害,而且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便于养分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因此群众有“倒茬如上粪”的经验。不同气候、不同水肥条件的地区,轮作倒茬的方式不同。高寒山区可采用:①麦一马铃薯一麦一豆类;②草田一胡麻一豆类或马铃薯一麦一草田。平川区可采用:①玉米套种麦一小麦一玉米套种麦;②谷子一麦套豆子一谷子。高水肥地:麦套种萝卜一马铃薯一夜麦套种豆类;麦复播小葱一小葱复播马铃薯一麦套种豆类。
二 耕作与施肥
莜麦多为旱作,土壤耕作多以蓄水保摘为中心。在前作收获后及早深耕15cm~25cm,并结合秋深耕施入有机肥和磷肥。各地高产经验证明,产量为200~250kg/666.7m2的莜麦田,施有2000kg~2500kg;在土壤缺磷的情况下,每666.7m2施用有效磷肥5kg~7kg,再配施氮素3kg。
但对坡梁地耕深以15cm~18cm为宜。第二年早春以浅耕粑糖保摘为主,如果基肥数量不足,土壤瘠薄,可在播种时施入少量磷酸二铵、尿素等作种肥,施用量为5~6kg/666.7m2。
三 适期播种
1.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籽粒饱满,整齐一致的优良种子,在无风晴天将种子摊晒3~5天,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提早出苗3~4天,同时晒种能够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减轻病害发生。在坚黑穗病、锈病、病毒病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可用0.2%~0.3%的甲基托布津进行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
2.播种时期
适宜的播种期是满足麦“喜凉怕热”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规律,发挥水的增产潜力,降低小穗不孕,提高结实率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春播区以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这时播种墒情好,有利于出苗和保证正常成熟;夏播区的适宜播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这时播种能使被麦在拔节一抽穗需水量最多时正好处在雨季,满足被麦对水分的要求。
3.播种量与种植密度
莜麦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充分利用地力、光能,而且能提高分囊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达到增穗增粒,粒大饱满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被麦密度是否合理,可根据收获时粒秆比判断。如果粒多秸秆少,说明种植的密度偏稀,应增加密度;如果粒少秸秆多,表明种植密度过稠,适当降低密度产量更高。理想密度的粒秆比应保持在1:1。
莜麦的播种量是由品种、水肥条件及种植密度决定的,在每666.7m2产50kg~75kg籽粒的旱地上,播种量为6.5kg~7.5kg,保穗数200000左右;在每666.7m2产100kg~125kg籽粒的中等肥力的水、旱地上,播种量为9kg~10kg,保穗数300000左右;在每666.7m2产150kg~175kg籽粒的肥力较高的水地上,播种量为10kg~1lkg,保穗数为320000~350000左右。
4.播种方法与深度
莜麦的播种方法主要是条播,有犁播、机播、楼播等方式,犁播行距23cm,播幅宽,便于集中施肥;机播、楼播行距一般为23cm~25cm,具有播种深浅一致,下籽均匀,出苗整齐的特点,机播比楼播速度快,质量高。莜麦的适宜播深为4cm~5cm左右,旱地深度可达5cm~6cm,下湿地浅播3cm左右。旱地播种后镇压,使籽粒与土壤紧密结合,利于出苗。
四 田间管理
莜麦的田间管理分为3个不同时期,苗期、中期、后期。
1.苗期管理
苗期是指出苗后至拔节前。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在确保全苗的基础上中耕。莜麦大多数种植在早地,播种后常遇干旱,因此播后要及时镇压,增强土壤水分,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早出苗,出全苗,出壮苗。当幼苗长到4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不仅可以除草,兼有保摘防旱和下湿地的散墒提温作用。深度可根据土壤墒情而定,遵循的原则是干锄浅,湿锄深。
2.中期管理
中期是指莜麦分集至抽穗期。莜麦开始分集标志着穗分化的开始,到拔节期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直到抽穗期为生长中期。这一阶段对水肥要求迫切,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中耕锄草被麦根系有前期深扎后期浅铺的特点,为促进根系深扎,在分集至拔节前进行第二次深中耕,此次中耕,有利于消灭田间杂草,提高地温,增加抗旱能力。第三次中耕,在拔节后到封垄前,中耕结合培土,既能减轻水分蒸发,又能起到抗倒的作用。
(2)追肥灌水根据被麦中期生长的特点,浇水与追肥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分囊期、拔节期浇水两次。分集水早浇,在被麦3~4片叶时进行,此时麦开始分集,同时生长次生根,主穗顶部的小穗开始分化,结合浇水追施尿素5kg~7.5kg或氮磷复合肥10kg~15kg。拔节水晚浇,麦从拔节开始,根茎叶生长迅速,同时主穗小花进入分化阶段,一直到孕穗期,经历的时间较长,需水分养分也比较多,此时浇水、追肥得当,可争取穗大穗多,粒大饱满;反之浇水过早,氮肥使用过量会造成群体迅速增大,个体基部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增加了小穗不孕数,也易引起后期倒伏。此次浇水量大于分囊水量,结合浇水再追施氮肥或氮磷配合施用,可获丰产。一般用666.7m2追施尿素5kg~7.5kg,磷肥5kg,如再配合施适量钾肥效果更好。在旱地或播种时施肥量较少时,追肥可在分集期结合中耕一次完成。
3.后期管理
后期是指被麦抽穗至成熟期,经历籽粒形成和灌浆成熟。田间管理的目的是促进被麦多成粒,成大粒。
(1)浇好灌浆水被麦在抽穗至灌浆阶段,由于气温高,植株耗水量大,因此对水分要求迫切。浇好灌浆水对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争取多成粒成大粒有决定作用。
(2)根外喷肥磷、钾肥对活跃代谢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和提早成熟有重要作用。抽穗前或开花后每666.7m2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2%的过磷酸钙澄清的水溶液50kg~75kg根外喷雾,可提高粒重。抽穗期明显缺氮,叶片呈淡黄色的麦田,根外喷磷钾肥的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同喷,尿素用量每666.7m30.5kg~lkg,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
五 防治病虫害
莜麦的主要病害有坚黑穗病、锈病、病毒病等。可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双或50%多菌灵拌种防治坚黑穗病;可用12.5%粉唑醇乳油490ml~750ml在锈病盛发期兑水喷雾,或用20%萎锈灵乳油2000倍喷雾来防治锈病。麦的虫害有地老虎、金针虫、黏虫等,应针对不同的虫害进行防治。
六 适期收获
莜麦穗部不同部位的小穗间、同一小穗不同粒位间的籽粒成熟极不一致。收获太早,大部分籽粒尚未成熟,籽粒枇杷产量低。收获太晚,成熟过度的籽粒又会落粒减产。所以当穗下部籽粒进入蜡熟末期后,及时进行收获。作青饲料的可在开花后收割。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