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陈亢和道家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和万佛塔,古往今来儒道佛三教包容共生,积淀起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那么,蒙城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蒙城”因庄子故里古蒙国而得名
唐玄宗更名“山桑”为“蒙城”。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元年(公元742)二月,颁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庄子》书为“南华真经”。同年九月,诏命庄周故里隋山桑更名为“蒙城”,沿用至今。城邑也由今蒙城县城北20公里坛城镇迁至今县城所在地。唐玄宗崇道信道研道,命名“蒙城”之事影响巨大,当为慎重之举。
据著名历史学家、道家文化研究专家熊铁基先生研究,《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熊先生认为更山桑名为蒙城是一个重大举动,对于“不稳及重名”的县名必做一番认真的考证,再加上当年二月才对庄子进行加封,认定庄子故里蒙城影响非同一般,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天宝元年以前,蒙地先后被称为蒙(北冡)、楚北地、涡阳、淝水、山桑等,因其名称“不稳”,唐玄宗诏命更名为“蒙城”,除沿用商代蒙(北冡)之名外,兼有“庄子者蒙城之人”或曰“庄周故里蒙地之城”之意,应是考证了“庄子者,蒙人也”之后的必然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古方国是大小不等的侯国,为周爵封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可见,当时方圆五六十里便可以成为一个方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汉书·地理志》)可见,当时这样的古方国众多,它们远离母邦大国的都城,多成为大国侵吞攻取的对象,故需“朝秦而暮楚”,而今安徽蒙城当时处于战乱频仍的宋楚边界,正是这样的一个古方国。
“古蒙国”因境内“北冡山”而得名
《竹书纪年》曰:“盘庚旬自奄迁于北冡曰殷墟。”《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史料价值学界公认。北冡在哪里?南宋史学家罗泌《路史》中云:“北冡,蒙字尔,即景亳,汤都,今亳之蒙城,汉之山桑,天宝元年改。”宋时蒙城属亳州,汉时称山桑县,治所在今蒙城县坛城镇。“北冡,蒙字尔”,即“北冡就是蒙”,也就是说,这个称“北冡”的地方,就是古称“蒙”的地方。晋人整理《竹书纪年》,竹简刻字时误将“蒙”作“北冡”,罗泌辨“北冡”为“蒙”,还原了“蒙”字的真相。
北冡故城,后为纪念南朝军事家檀道济在此量沙唱筹智退敌兵而更名为“檀公城”,俗称“檀城”,后演变为“坛城”,即今蒙城县坛城镇。北冡故城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有三道城垣,如今外城址基尚存。中城墙基仍高出地平面2至5米,约成正方形,东西长1320米,南北长1330米,遗址上多处出土过殷商时期或战国时代的历史遗物,如“陶鬲残片”、“楚蚁鼻钱铜币”、“青铜鼎”、“青铜铙”等。城中有北冡山,海拔54.92米,面积0.4平方公里,虽为一座小山,但在一马平川的淮北平原上,其军事地位非常显著,为蒙在此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战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
“北冡山”或因山麓遍布蒙草而得名
关于“蒙”字的本义,一种认识认为“蒙”即今天的中草药“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吸取养分,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等功效。古蒙国,今蒙城县坛城镇,北依北冡山,南傍北淝河,其东15公里有被誉为“中华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原始聚落遗址、其南有3公里的芮集孤堆原始部落遗址,充分证明这里从远古就是“逐水草而居”的先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土”。山前、河岸、田野中茂盛的蒙草,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草药,也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与灵感,遂将此处的山命名为“蒙(北冡)山”,将自己的国家命名为“蒙”。
另一种认识认为“蒙”即“萌”字,有萌发、萌芽之意,凸显一种物体的微小、初现或一种状态的细微、初显。这种解释与蒙昧、鸿蒙、启蒙等与“蒙”有关词语的意义非常契合,与古蒙国诞生一位名冠天下的哲学家庄子的现象非常契合。历史来到战国中期,处于楚宋争夺中的蒙国诞生了一代先哲庄周,他看破名利,超越生死,追求生活的逍遥境界。他感悟人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关照心灵,其包容从容、自然自在、遵道求真、顺势而为的逍遥思想,像一盏明灯,在喧嚣尘世中静静地闪烁,指引着人们摆脱俗世的烦恼,回归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今日之“蒙”者,启蒙混沌也。蒙城以“蒙”为名,表明此乃启智之地,必深根而宁极,蕴贤育圣;蒙城以“蒙”为名,寓意此乃萌动之地,必厚积而薄发,生生不息。(本文来源:涡河网|GuoHeNet.Cn)
版权归原作者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