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轩辕黄帝史官仓颉始创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得以被记录下来,古文字成为了我们与古人沟通的桥梁,成了我们了解古文化的完美缩影。但是人们欣赏文字的时候,却忘记了墨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黑色的墨汁里充满了彩色的中华文化,墨的发明使用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它和纸张与文字一样,传承了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故事。
杂史中的"第一块墨"—米粥墨
对于墨的起源,中国古代杂史上有"米粥墨"的传说:
相传一位妇女在淘米,结果一块松碳正好掉入米锅之中。女子不知道最后做成了粥,丈夫最后吃了"一嘴黑"。愤怒的丈夫把黑米粥泼在女子衣服上,这黑粥在衣服上变成了朵朵黑花,难以洗去。夫妻双方都对这奇异的现象惊愕不已,最后两人反复调和,做出了"米粥墨"。
西汉时期的墨丸
这是一段毫无依据的传说,对于墨的起源记载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段正史可供参考。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墨是晚于文字的。
周宗仪《耕录》:"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就说明了最古老的文字书写是用刀刻,后用竹挺点漆而书,当时没有墨。种种迹象表明墨是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篆笔画匀整,字体规律,用竹挺点漆很难书写,始用石墨磨汁。西汉时代,我国发明用麻质纤维造纸,石墨作书则感不适。这时有以漆烟和松烟合成墨丸,用以磨汁。
汉代 墨丸
"墨文化"的鼎盛—仲将之墨
东汉皇帝刘肇下旨推广蔡伦造纸方法,出现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出的"蔡伦纸"后,制墨行业就开始了发展。
三国时期,魏国光禄大夫书诞,善于制笔造墨。魏明帝曹叡于大和年间建造凌云殿。殿建成后挂隔,隔上没写字。曹叡命韦诞用他自己制作的笔墨题写"凌云殿"三个字。这时韦诞已年老,凌云殿的匾离地有25丈高,用辘轳把韦诞吊上去书写。写完"凌云殿"三个大字,韦诞的须发皆白。
三国魏书法家:韦诞
韦诞字仲将,所以他制作的墨,后人称之为"仲将之墨"。收藏古董的人多少知道一些"仲将之墨"的知识,一些有见识的古董商都知道"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但是说实在的,谁也没有真正见到一块真正的"仲将之墨",随着魏国灭亡,历史的波浪在向前推进,当年的凌云殿早已覆没,匾额荡然无存,韦诞著《笔经》一书也难寻觅到。这让人感到一丝惋惜,又给这种"仲将之墨"带来一丝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神秘。
不过藏家们想体验仲将之墨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清代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墉就仿造韦诞造出了一种"刘墉墨",这种"刘墉墨"在民国年间的古董收藏店还很容易见到,现在比较少见,可遇而不可求。
刘墉书法
- "文房三宝"之一—李廷珪墨
唐太宗时,高丽国用古松烟和麝鹿胶汁制造松烟墨,向唐王朝进贡,引起国人制墨者之关注。他们参照高丽制墨之方,取材配料,经反复研究试验,制墨工艺取得一定进展。到了南唐,我国已能制作出上乘佳墨。根据历史记载,一个叫李廷珪的人完善了制墨技术,他本姓奚,因制墨有功,皇帝李昪赐其姓李。他用珍珠、巴豆、松烟等12种物质混合制作出的墨,坚如玉、纹如犀。人们只听传说,谁也没见到过李廷珪制的墨。五代十国的时代,文人称"李廷珪墨,澄心堂纸,龙尾歙觀,为文房三宝",足可见这种墨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徽州 李廷珪像
- 弘扬全球的近代精墨—胡开文徽墨
上面说的墨对我们来说有些虚无缥缈,因为谁都没有见过真的墨,说说近代的墨吧。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太平盛世,我国制墨业达到几乎完美的水平,特别是乾隆御制墨,被后人称道。乾隆墨制作精良,配料众多,功效完美,是古墨集大成者,精绝千古。嘉庆道光之后,制墨从上升趋向下滑,到了民国年间曾一度上升,使我国所制之墨名扬世界。
1915年,美国为巴拿马运河开通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会上展出世界各国的文化精粹,中国胡开文精制的地球墨在参展中夺得金牌,代表东方文明的徽墨名扬全球。胡开文制墨业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胡开文是字号,而不是人名,取"天开文运"之义。琉璃厂原有胡开文、老胡开文两家字号,而胡开文制墨的地址在安徽,至今仍存,且不断发展。
安徽博物院收藏 民国胡开文制地球墨
收藏家手中的古墨
收藏古墨是从清代开始的,古董铺经营古墨,多以德宝斋、英古斋、茹古斋、大观斋、韵珍斋鉴定经营古墨最有名声。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有永誉斋、玉纲斋鉴定收集古墨,而以玉纲斋马振卯收集的最多。
马振卯是悦古斋第三代门人,他的师傅田健秋是韩懿轩的徒弟。他们主要是鉴定经营古代书画,马振卯钻研起古墨来,他收集的乾隆御用名墨较多,明代的名墨较少。玉纲斋收藏的一批有"臣"字款的乾隆时代名墨贡品,乃古墨之精品。解放后由公家收购时给了他4000元,马振卯拒不收款,引起同行人议论至今。
民国时期古董商鉴定经营古墨者多,像马振卯这样多年收集珍藏古墨者少收藏古墨以皇家最多,清代的翰林,民国的书法家、绘画家和梨园界名人中有不少人收集收藏古墨。老翰林袁励准收藏名墨甚丰,著有《中舟藏墨录》,书法篆刻家寿石工收藏古墨也多,著有《玄尚精庐墨录》。北平沦陷时期,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总裁汪时璟也不断来琉璃厂收集古墨。
东汉 松塔形墨
墨文化的穷途末路
墨文化诞生之初是为文字所服务的,她就像一个传播文明的使者一样,兢兢业业为我们建起连通古今的桥梁。人们赞颂文字,赞颂典籍,最后却忘记了重要的载体,一滴滴黑黑的墨水,不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每当我们把这空气吸入心房的时候,总能感到文化的味道。
墨文化从诞生这一天起注定会消亡,因为随着文字载体的变化,它走向穷途末路是一个必然。也许墨水消失了也没有多少人惋惜吧,也许对于大部分收藏家来说只不过换了一种藏品,大部分人在意的只是这件藏品是否好储存,是否能升值。墨藏品恰巧不易保存,而且升值空间不大,自然不会"受宠"。墨藏品背后的那种中国文化,只有少数人能理解。
绛墨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近六旬的绛墨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壮升和儿子王刚一直坚持沿用古法制墨
大多数收藏或者使用墨的人多是为了展现他们高超的"书法技艺",不少电商平台也很迎合的推出了"高科技墨水",大多墨水在成分中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能让墨水在纸张上书写适性更强,香味更浓等等。很多墨水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墨水的制作工艺,甚至它们纯粹是一些"不是墨水的墨水"。
纯正的传统墨文化开始离我们远去,就连爆竹声中的对联纸上也没有多少它们的"用武之地"了,"新桃换旧符"之时,买一副现成的对子对我们大多数人来得更方便,而且效果更好,在那里泼墨挥毫似乎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少了墨香的书房,终究有种让人说不出的违和感,砚台里的墨,也仅剩下几滴……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