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间之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是在很久很久的时候,
传说从月宫飘下了九条琴弦,
落在人间,变成了流淌的九条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九河奔流过,九河得其名,
河是琴之弦,地蕴有天成!
△九弦琴的传说
河间,顾名思义,它应该处于两条河的中间,或者更多条河的中间。有人说它是处于海河与黄河之间,或者黄河的中间。也有人说因位于滱水、易水之间,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因它处于黄河故道的九河之间,故称河间。
《尚书·禹贡》载大禹率领民众跋山涉水,凿石泄洪:“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大禹像
↑大禹治水图
△歌曲《九弦琴之歌》
其中的大陆即古代大陆泽,在今隆尧、巨鹿、任县之间。再往下游就分流入海,这就是所谓播为九河。
九河的名称和位置其说不一。按《尔雅》所列九河为:鬲津、钩盘、絜、简、胡苏、覆鬴、马颊、太史、徒骇。
清代康熙皇帝做过一篇《九河故道》,称“九河故道不出沧、景二三百里间也”,即今日天津至山东德州之间,也正是明河间府今沧州地区的大致地盘。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三》云:“今赵万乘之强国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间,北有代,带甲百万。”是河间之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世。
河间历史悠久,其名始于东周,距今有2700年历史。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
夏商时,属冀州。春秋时期属晋国。
战国时期分属赵国。
01
秦置河间郡,辖浮阳、南皮、乐成、厝四县。
02
西汉为河间国,辖乐城、侯井、武隧、弓高四县东汉为河间国,辖乐城、弓高、武垣、中水、鄚县、束州、成平、易县、高阳十一县。
03
东汉为河间国,辖乐城、弓高、武垣、中水、鄚县、束州、成平、易县、高阳十一县。
04
晋代为河间国,辖乐城、武垣、中水、鄚、易、成平六县。
05
北魏为河间郡,孝文帝分置瀛州,辖武垣、中水、乐城三县。
06
隋代,隋初废河间郡,置瀛州。炀帝初州废,复置河间郡,辖河间、文安、鄚县、乐寿、束城、景城、高阳、博野、清苑、长芦、饶阳、鲁城、平舒十三县。
07
唐代为瀛州河间郡,属河北道,辖河间、高阳、平舒、束城、景城五县。
08
五代时期,为瀛州,初属后梁、后唐,后晋天福三年(938)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世宗柴荣收复。辖县五:河间、景城、束城、平舒、高阳。
09
宋代,先为河间郡,属瀛海军节度,庆历八年,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一十州军。本州瀛州,大观二年升为河间府,辖河间、乐寿、束城三县。
10
金代设总管府,属河北东路,置瀛州瀛海军节度使,辖河间、肃宁二县。
11
元代改府为河间路总管府,直隶中书省,属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领沧州、景州、清州、献州、鄚州、陵州十七县,直属河间路者有河间、肃宁、宁津、临邑、齐东、青城六县。
12
明代去路设府,属直隶北京,辖沧州、景州、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丘、交河、宁津、吴桥、东光、故城、兴济、庆云、盐山、南皮、青县、静海计二州十六县。
13
清朝,属直隶布政司,初沿明制,雍正后,割沧州、庆云、盐山、南皮、青县、静海等州县归天津府,馀辖一州十县。
在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建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
建国后
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后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津、沧分置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3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代管。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