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悟汉字故事、会讲汉字故事到讲好汉字故事,国际中文教师解读汉字知识应基于3个维度——形体结构、偏旁部首以及汉字文化。
重视汉字形体结构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方块字形体的核心内容,“笔画观”和“部件意识”是规范书写和准确识读的关键。同时,通过“横平竖直”等书写原则,传递“横平竖直规范字、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做人理念。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汉字笔画观。形近汉字,可能由于笔画不同、笔画增减不同、笔画长短不同、笔画位置不同或者笔画相离、相交、相接的组合关系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义。比如,“毛”和“手”的区别在于第四笔是“竖弯钩”还是“竖钩”;“白”和“百”是后者多了一横;“末”和“未”的一、二两笔的“横”长短有别;“太”与“犬”的区别在于最后的点笔居于“大”的中下部还是右上角。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部件组合特点。把汉字像拆机器零件一样拆分开,笔画或笔画的组合就是汉字“部件”。这些部件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等组合方式,拼组出不同的方块字。中文作为二语的书写教学应在突出纵向结构、横向结构等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的同时,辐射相对复杂的包围、半包围典型结构,逐步培养学习者部件组字“模型”意识。
凸显偏旁部首内涵
记录中文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迄今仍在使用、不曾中断的表意文字。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握汉字的表意特点。以拼组汉字频次较高、形体方正的“口”字为例。口是“嘴”的象形。《说文解字》对于“口”的解释是:“人所以言食也。象形。”不仅解释了“口”字的意义是“嘴”,是人用来说话进食的器官,也指出其造字方式是象形造字法。写出来的“口”字四四方方,不像“嘴”,是由于汉字形体演变,圆转的线条变成方直笔画的缘故。
其次要领悟部首的意义功能。以部首“肉”为例,形体发生变化,写成月亮的“月”,读作“肉月旁”。部首意义教学,要对“肉月旁”与“月”部加以区分。部首“肉月旁”承担意符构成的汉字,有些表示人或动物的肢体、器官,如脸色的“脸”;有些表示肉的变化,如热胀冷缩的“胀”;有些则表示与“肉”相关的状态,如腐烂的“腐”等。
传播汉字文化精髓
汉字从形态到内涵,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且是一种形象生动且有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走进汉字文化宝库,方能领悟方块字的奥妙与神奇。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以“女”组构的汉字为例,美好的“好”、安静的“安”等字,绘就女性容貌姣好、姿态柔美的画卷。而不少具贬义色彩的妒、嫉、嫌等字,则是女性曾经地位低下的历史表征。
以言字旁的字为例,感谢的“谢”本义是辞去、离开,比如闭门谢客、谢绝。同时由告辞离开,引申出对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的表达,如道谢、酬谢。同样,“谅”的本义是诚实,由诚实引申为相信,进而由“相信”发展出“体谅和原谅”的意义。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国际中文教学只有围绕方块字书写元素、构形元素、二维架构,把握汉字文化精神,凸显偏旁部首表意特点,培养笔画部件形体意识,才能真实、立体、全面地讲好汉字故事。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