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于氏起源,斥山村于氏祖坟

于姓在中国姓氏中列第二十八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6%,而于姓分布又以山东省为多,约占于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斥山作为于氏家族中的一个大的分支,于氏子孙散布胶东,有的甚至飘洋过海,斥山也成为胶东于氏的发源地。斥山又称赤山,在山东半岛最东端,是胶东著名古村。元代于钦所著《齐乘·尔雅·释地》中:“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于钦坦言自己是斥山于氏之后,其曾祖父端叔府君,从斥山迁至昌阳(治所在今文登宋村镇城东村附近),他的祖父又从昌阳迁至益都。于钦笔下的斥山是:盖以海滨广斥得名,高门之族,居此有千余家。东齐于氏,皆斥山望也。斥山村究竟何时建村,无相关记载,一般来说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而于氏是斥山最初的建村者。迁到斥山的于姓是汉西平侯于定国之后,史称“东海于氏”。相关资料显示:于氏第一代至第十代在河南沁阳,公元前249年于姓一支由河南沁阳迁至山东郯城,第三十六代迁至斥山,至第七十代迁出赤山。光绪版《文登县志》载:斥山在城东南100里,跨文荣两县界,亦作“赤”。金、元为镇,设斥山寨巡检于此。邑中于氏昔家焉,故曰“斥山于”。

于氏在斥山落户建村以后,以姓氏为村名,于家庄的村名叫了近百年。后来,于氏祖先也许觉得这个名字太泛泛一般,就准备改村名。村子南有一座山,因山石呈红色,当地人称之为赤山。于氏祖先想借“赤”字的红红火火之意求得氏族兴旺,便将于家庄改名为赤山村。但是多年以后,于氏家族并没有出现那种人旺财旺的红火局面,于是于氏祖先又在村名上找根源,他们认为“赤”字是火的意思,而“于”字又与“鱼”谐音,鱼近火是不吉利的,于是同音的“斥”字替换了“赤”字,斥山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村名改为斥山村若干年以后,于氏家族仍然不见兴旺发达。于氏祖先又在风水上动起了心思,他们请来了风水先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前前后后勘查了一遍,最后的结论是:斥山村的地理位置不利于于氏生存发展,得另选吉地,才能兴旺发达。于是,斥山村于氏开始了向周边迁徙,有的干脆远迁县外、省外。唐朝末年,斥山于氏第一次外迁,他们迁到今威海经区崮山镇,于氏宗谱也被带到崮山,使这里成为于氏宗族新的大本营。随后若干年,先后有北宋元丰年间、元末几次大规模的外迁,于氏宗族绝大部分迁出斥山,仍有部分还留在斥山。明朝弘治年间,当时担任文登县幕僚的河南人王璋入住斥山,王氏家族开始在斥山繁衍生息并逐步强大,于氏在斥山成为“小姓”,到了清朝嘉庆年间,于氏最后一户迁出斥山。至此,于氏结束了在斥山一千多年的居住历史,散布于胶东各地。

翻阅荣成、文登 、乳山及威海、海阳、牟平等地方志,很多村庄都明确标明:由斥山村迁此建村。于氏从斥山迁至崮山,历经数代,家族仍然不见兴旺,于是宗族中有人认为:斥山、崮山都是山,于(鱼)不能靠山,应当近水,他们又生出迁移念头。北宋中期于氏家族部分迁往洪水澜村(今草庙子镇驻地南六公里),在洪水澜村经三代后,又迁往大水泊村。说起来有些神奇,于氏自迁入大水泊后数年,人丁兴旺,财运亨通,更加上出了几位大官,使得于氏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元末于氏开始在大水泊修建家庙,并将崮山的于氏宗谱请来供于庙中,谱上供奉着斥山一世祖至后代世祖名讳。每逢大年除夕,于氏家族众人包括外村分支都到大水泊家庙祭祖,大水泊自此成为于氏大本营,各地于氏都习惯称大水泊于氏,但是谈到起源时,遍布胶东的于氏绝大多数会说是“斥山”。所以在大水泊于氏支谱序文中出现这样的文字:“缅稽我祖,图腾斥山。而崮山后,而洪水澜。至大水泊,是曰三迁。……” 大水泊成为于氏宗族的大本营后,因为人丁兴旺,地方狭窄,又有部分于氏族人外迁,有的甚至迁出关外,成为大水泊分支。即便如此,他们没有忘记斥山是自己的“根”。北京通州于氏祠堂的对联是:“东海宗址传燕冀,斥山家世壮宏图。”而乳山司马庄于氏的“系出赤山锦世泽,名传司马振家声。”更是表明:本支源自斥山。

以于氏立村的斥山,现在仅有的几户于姓还是解放后来由外地搬迁而来的,但是在斥山村,却留下了许多于姓的传说,在村西南今郭家水库东,那个地方就叫做于家葬,据说就是当年于氏的茔地。从一些史料、方志、谱牒中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想见当年于氏在斥山曾经的经历和辉煌,斥山这个胶东半岛的古村落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探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01-05 15:53
下一篇 2023-01-05 16:02

相关推荐